物流人形机器人在这一轮产业落地中,有望承担起“率先量产”的角色。在刚结束的第25届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 2025)上 ,多家上市公司争相发布新品、“解锁 ”人形机器人更多应用场景,为具身智能发展标注新坐标 。
从现场展示来看,各款物流人形机器人作业能力的展示基本围绕物料搬运和拣选 ,而泛化能力并未得到展现。不过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下半年以来,相继有头部大厂与合作伙伴签订了大额订单。尽管多数订单仍以框架协议形式落地 ,但这一趋势已清晰释放出行业从“技术验证”向“场景规模化”跨越的关键信号 。
业内认为,物流人形机器人正处在“商业化爆发的前夜 ”,虽然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但物流场景所展现出的潜力和明确的商业化路径,已经让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和展台,一步步走向了真实的仓库和工厂。预计未来3-5年 ,人形机器人有望进入“产业兑现期”。
未来3-5年,或比叉车使用更广泛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此次展会有近10家企业对外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产品 。其中,杭叉集团(603298.SH)首次发布杭叉X1系列物流人形机器人 ,井松智能(688251.SH)也推出了旗下第一款人形机器人。不同于杭叉X1的AMR底盘,井松智能的机器人下肢采用双足轮式,但在现场并未进行任何动态展示。
除此之外 ,北自科技(603082.SH)、仙工智能 、海康机器人、兰剑智能、优必选(09880.HK)与天奇股份(002009.SZ)的合资企业优奇 、林德等均展示了各自最新研发的具身机器人 。据悉,这些人形机器人有的是由企业自主研发,有的则是通过外部采购 ,再集成到企业自己的解决方案中。
杭叉集团具身智能项目负责人陶熠昆对财联社记者介绍,杭叉X1系列是一款能够用于通用的搬运场景的轮式机器人,应用场景聚焦于原箱和料箱的搬运和拆垛、码垛作业 ,后续将扩展到拆包、拣选等一些环节。未来公司将自主研发双足和轮足式的人形机器人,并择机从物流领域向生产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延伸 。
财联社记者获悉,目前杭叉集团的人形机器人尚处于样机的小批量试点阶段 ,公司预计在2026年将形成一定规模的销售,未来3-5年,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比叉车使用更广泛的大热单品。
“我们计划在两年之内让机器人成本下降60%-70%。随着整个产业的发展和放量,零部件的成本将会大幅下降 ,预计两年内,物流人形机器人有望降至让客户在1-2年内回本的价格区间。”陶熠昆说 。
有机构分析认为,从经济性来看 ,在2年收回成本的假设下,泛人形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与分拣工人已经持平。今年下半年泛人形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会逐步从demo场景转向交付客户试用,等客户验证后明年有望迎来爆发增长。同时海外由于人工成本更高昂 ,将会是物流场景落地的首选 。
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发布的《具身智能复合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 (2025版)》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复合机器人市场销售数量超1500 台 ,接近2024年全年销售数量,销售金额近10亿元。这其中,约有30%的销售订单来自于海外市场。
该蓝皮书预计 ,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亿;到2030年,其在工业及仓储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人民币 。未来来自海外市场的订单比例将不断扩大。
轮式人形机器人迎来“新品爆发期 ”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人形机器人为何能在物流行业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
机器人产业链人士向财联社记者分析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物流领域所面临的劳动力短缺 、效率瓶颈以及对柔性化的迫切需求 ,与当前具身智能技术的成熟度形成了良好的契合。人形机器人当前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核心是填补传统自动化设备在柔性和适应性方面的空白 。
中信建投8月发布研报称,为实现物流分拣作业 ,泛人形机器人(非完全人形)需要具备多模态感知和端到端大模型能力。当前硬件端泛人形机器人已经达到物流场景商业化的门槛。降本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人形机器人整机成本可能在8万人民币左右甚至更低 。
移动机器人产业联盟(CMR)秘书长李进科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复合机器人在工业制造和仓储物流领域 ,因其“手脚眼脑”协同的能力(移动平台+机械臂+感知系统+智能决策),成为了提升自动化水平、实现柔性生产的关键角色。
“从产品形态来看,轮式底盘+机械臂类型的复合机器人仍旧是工业及仓储物流领域应用的主要类型 ,轮式底盘+人形半身的复合机器人开始在工业及仓储物流场景有一定试点应用,但目前还未实现规模化落地。” 李进科说。
据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赛道迎来“新品爆发期 ”——各企业累计推出超55款产品 ,其中形态分化尤为显著:轮式底盘+人形半身组合产品达45款,占比超过80% 。
按照陶熠昆的说法,杭叉物流人形机器人具备了轮式的高效移动和人形的灵巧操作两个特点,其双臂拥有14个自由度 ,在更加的灵活同时也有着更大的作业空间,作业范围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工种。和传统的AGV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在李进科看来 ,轮式底盘+人形半身的复合机器人未来将向“认知交互”升级,重点突破“意图理解+主动服务”,即在工业场景中机器人可通过观察工人操作 ,主动预判需求并提前准备对应工具;在仓储场景中,可根据订单优先级自动调整拣选顺序,实现“无需指令的预判式服务 ” 。
“过去50年 ,业内一直在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两条腿的机器人能够稳定行走,而具身智能移动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云深处将在具身智能移动方面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场景,然后在这个场景中去采集相应的数据 ,做一些小模型的训练。”在“智能体·新生态”杭叉集团具身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论坛现场,云深处(DEEP Robotics)创始人兼CEO朱秋国对财联社记者如是说 。
频获大笔订单,加速布局物流行业
财联社记者梳理发现,当前全球多家具身智能公司正加速布局物流行业。今年上半年 ,Figure AI凭借其创新的Helix系统,将人形机器人从汽车制造领域扩展至物流行业,推动机器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应用。
下半年开始 ,国内人形机器人赛道捷报频传,智元机器人、智平方 、星尘智能等多家具身机器人企业频获大笔订单 。
智元机器人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显示:8-10月,公司接连斩获了两笔大订单 ,第一笔为与富临精工(300432.SZ)近百台远征A2-W采购协议,金额为数千万元;第二笔为龙旗科技(603341.SH)下达的数亿元金额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据悉,智元机器人瞄准的落地八大核心场景包括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也在今年9月达成人形机器人千台级订单战略合作 ,双方将在未来两年内推动上千台AI机器人在工业、制造 、仓储、物流等场景大规模、分阶段部署 。
与此同时,惠科股份全资子公司深圳慧智物联与智平方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未来三年内 ,惠科全球生产基地将累计部署超过1000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覆盖从仓储物流、上下物料 、零部件装配到质检测试等全流程。
今年2月,海晨股份(300873.SZ)成立机器人行业应用研究院,并与乐聚机器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9月 ,双方再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成立合资公司,聚焦工业物流场景 ,启动首款人形机器人“赛联Aura”的研发工作。
京东物流10月24日宣布:未来5年要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投入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此外 ,京东集团也投资了多家具身智能初创公司,强化其供应链物流场景的机器人能力 。
电商巨头在智能物流领域的持续加码,让市场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最新行业数据显示 ,2025年中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
散户能买什么股票:怎么申请股票杠杆交易-【赛道掘金之人形机器人】:爆发元年 25股翻倍!机构盯上这些业绩潜力股
央企券商股票有哪些公司:炒股配资安全-人形机器人轻量化趋势下PEEK材料受热捧 多家上市公司透露业务新进展
炒股如何融资加杠杆:股票怎样网上开户-工信部:“十五五”时期要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 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使用杠杆炒股是什么意思:哪个股票平台好-一次“互动”突然来袭!大面积异动!固态电池爆发!
股票新手入行:买股票如何加杠杆-医疗器械出海进入爆发前夜 国产脑血管支架获FDA突破性认定 这些赛道望迎估值重塑
手机卖股票:什么是杠杆炒股举例-储能、锂电板块全线爆发 电芯涨价印证景气 机构看好材料、设备环节
益通网-股票配资风控_最专业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益通网-股票配资风控_最专业股票配资⑯我们以客户利益为首要考虑,通过严格的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客户的投资安全,实现稳健收益。
                            3月7日下午,亚振家具(603389.SH)发布公告称,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将为负值,且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收入后...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有关举措。会议指出,加强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
沪深两市成交额连续第44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较昨日此时缩量超900亿。...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1日收盘,上证科创板100指数强势上涨4.67%,成分股唯捷创芯上涨20.01%,...
美东时间周二,美股大幅震荡,高开后迅速回落,三大指数集体收跌。道指和标普500双双连跌四天,标普500指数失守5...
2025年4月12日,国能日新(301162.SZ)发布2024年年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5....
4月14日,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2%。...
汇丰晋信慧鑫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截至2025年3月19日,已连续4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可能...
记者辛圆国务院总理李强周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
3月24日,业内权威专家表示,MLF(中期借贷便利)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标志着MLF利率的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24日...
中证协对《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进行修订,最新发布2025年修订稿。新评估指标对推动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作出贡献的证...
4月14日,美股股指期货开盘走高,其中纳指期货涨1.5%,标普500指数期货涨1%。...
上海创兴资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193,简称“创兴资源”)于2025年3月21日发布公告,称其为全资子公司...
2025年4月12日,萤石网络(688475.SH)发布2025年一季报。 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
乘联分会3月10日发布数据,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83.0万辆,同比增长79.6%,环比下降6.7%;1-2月累计...